拼音
部首
笔顺
总笔画11
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ノフ丶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shú ㄕㄨˊ

 1. 谁,哪个:~是~非。

 2. 什么:是可忍,~不可忍?

 3. 用在表示抉择的反问语句中,有比较的意思:~与。~若。~何。

 4. 古同“熟”,程度深。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shú

〈动〉

(1) (会意。小篆字形。左上是“享”,左下是“羊”,表示食物是羊肉;右边是“丮”( jí),表示手持。合起来表示手持熟食来吃。本义:熟,煮熟)

(2) 同本义。“熟”的古字[cooked]

孰,食饪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字亦作熟。

宰夫胹熊蹯不孰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

(3) 又如:孰烂

(4) 通“熟”。成熟 [ripe]

寒暑和节,而五谷以时孰。——《荀子·富国》

腥其俎,孰其俎。——《礼记·礼运》

五谷时孰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

群生而万民殖,五谷孰而草木茂。——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

(5) 庄稼丰收;五谷有收成 [harvest]

夫妇节而天地和,风雨节而五谷孰,衣服节而肌肤和。——《墨子》

词性变化

shú

〈形〉

(1) 通“熟”。缜密,仔细,周详 [careful]

臣恐天下之议君,愿孰察之。——《商君书·更法》

兼权之,孰计之。——《荀子·不苟》

宁孰谏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

凡虑事欲孰。——《荀子·议兵》。注:“谓精审。”

思之未孰。——《周髀算经》

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明日,徐公来,孰视之,自以为不如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

(2) 又如:孰复(反复思虑);孰虑(计虑周祥);孰视(细看);孰计(考虑缜密周到);孰论(仔细辨析);孰察(仔细观察)

shú

〈代〉

(1) 谁,哪个人或哪些人 [who]

孰不可忍也。——《论语》

人非生而行之者,孰能无惑?——唐· 韩愈《师说》

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!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(2) 又如:孰能当之;孰胜孰负;孰何(谁何);孰与(与谁);孰谁(何人)

(3) 一组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 [which]

吾与徐公孰美?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

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?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
(4) 又如:孰是孰非

(5) 什么 [what]

与其杀是人也,宁可得此国也,甚孰利乎?——《国语·越语》

孰明之,由封建而明之也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封建论》

常用词

编码

统一码:U+5B70

五笔:YBVY

仓颉:YDKNI

郑码:SJQS

四角:05417

字源演变

小篆

楷体

字形对比

中国大陆宋体

台湾细明体

香港明体

日本明朝体

韩国明朝体
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