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部首
笔顺
总笔画17
一丨丨一ノフ一ノ一丨フ一丨フフノ丶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cáng ㄘㄤˊ

 1. 隐避起来:埋~。包~。~奸。~匿。隐~。蕴~。~污纳垢。

 2. 收存起来:收~。~品。~书。储~。

其它字义

zàng ㄗㄤˋ

 1. 储放东西的地方:~府。宝~。

 2. 道教、佛教经典的总称:道~。大~经。三~(佛教经典“经”、“律”、“论”三部分)。

 3. 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、四川等省:~族。

 4.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。

 5. 古同“臟”。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cáng

〈动〉

(1) (形声,臧声。本义:把谷物保藏起来)

(2) 储积,收藏 [store]

农夫春耕夏耘,秋敛冬藏。——《墨子·三辩》

子不闻藏书者乎?——清· 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
(3) 又如:矿藏;收藏(收集保藏)

(4) 隐匿 [hide]

藏,匿也。——《说文新附》

慢藏海盗。——《易·系辞上》

即藏其尸,持童抵主人所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
见瓶水之冰,而知天下之寒,鱼鳖之藏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
(5) 又如:藏掩(遮盖,隐瞒);藏拙(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);藏娇(把娇娃藏起来。指娶妾别居);藏名(隐匿名声)

(6) 怀有 [nurse]。如:包藏;藏怒(怀藏怒火;怀恨于心)

其它字义

zàng

〈名〉

(1) 收藏财物的府库 [storing place;depository]

五曰府,掌官契以治藏。——《周礼·天官·宰夫》。治藏,藏文书器物。

晋侯之竖头须,守藏者也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

宝藏兴焉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

俄而范氏之藏大火。——《列子·黄帝》

太宗尝发宝藏,令诸女择取之。——《宋史·太宗七女传》

(2) 又如:藏吏(负责宫内府库的官吏);库藏(仓库);藏户(仓库的出入口);藏府(公家的府库)

(3) 内脏。后作“脏” [internal organs]

酒练五藏。——汉· 枚乘《七发》

五味者何?曰:五藏。——《管子·水地》

百骸九窍六藏。——《庄子·齐物论》

吸新吐故以练藏。——《汉书·王吉传》

(4) 臟是后起的分别字,以别于“宝藏”的“藏”。

(5) 又如:藏府(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。同脏腑)

(6) 佛教或道教的经典的总称 [Buddhist or Taoist scriptures]

为景灵使,阅道藏。——《宋史·王钦若传》

(7) 又如:藏主(主持佛事的当家和尚);三藏(佛经经典分为经、律、论三个部分,总称“三藏”);道藏(道教书籍的总汇);释藏(佛教经典的总汇)

(8) 宝藏 [precious(mineral)deposits]

只道他掘了藏,原来却做了这样生意,故此有钱。——《醒世恒言》

(9) 藏族 [Tibetan]。中国少数民族之一。分布于西藏和四川、青海、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

(10) 西藏的简称。西藏地区 [Xizang]。如:藏羊(西藏高原所产的羊);藏文(西藏的文字);藏香(西藏一带所产的一种线香)

(11) 另见 cáng

编码

统一码:U+85CF

五笔:ADNT

仓颉:TIMS

郑码:EHZH

四角:44253

字源演变

小篆

楷体

字形对比

中国大陆宋体

台湾细明体

香港明体

日本明朝体

韩国明朝体

旧字形